1895 ~ 1945 = 日本統治台灣50年
1945.8.15日本投降,10.25台灣回歸祖國統治


1895年,割臺凶耗傳到台灣,全島既悲且憤。 在 "願人人戰死而失臺,決不願拱手而讓臺" 的誓言中,台灣人民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抗日鬥爭。

台灣原本不是屬於任何國家的。
它是具有國際海洋特性及特殊位置的一塊土地,但也是因為具有這一種的特殊性,
而使得台灣成為各國際覬覦的對象,先後被西班牙、荷蘭等國家佔領。
而鄭成功也因為要抗清而看上台灣,清朝也因為為了阻止反清勢力而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。從那開始台灣與中國開始發生了不可思議的微妙關係,之後不斷有許多在中國大陸的漢人紛紛來到台灣開墾,也使得台灣開始注入所謂的中原文化。

然而台灣的命運並不是就這麼單純,它仍就成為各國想要的一塊大餅,尤其,對於日本更是渴望台灣這一塊土地,因為日本想要將台灣當做進軍亞洲的一塊跳板,所以非常積極的去想要獲得這一塊土地,因此開始找各種藉口及理由與清朝發生戰爭,以獲得台灣這塊寶島。終於在 “甲午戰爭” 的時候,因為清朝敗給日本於是雙方簽下『馬關條約』,在條約中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,使得台灣又有另一番不同的命運,台灣開始被日本統治將近有五十年之久,所以這一時刻台灣與清朝的關係是發生斷層的。

這時的台灣是與日本有著密切的關係,台灣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,為了便於統治,於是將一些有利統治的日本文化帶到台灣,例如現代化、皇民化等等的措施,但是不管如何,台灣所接觸到的是日本文化及日本教育。

直到第二次大戰將要結束時,即西元1941年12月8日時,日軍偷襲珍珠港,太平洋戰爭爆發,中華民國開始正式對日宣戰,在秋海棠領土上已進行四年多的中日戰爭(1937年蘆溝橋事變開始) 也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當中,史稱八年對日抗戰(1937 ~ 1945)。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及1945年的波茨坎會議中,給了中國一個收復台灣的新契機。

武裝保臺
此階段主要是指1895年日軍從澳底登陸到1902年義軍首領林少貓慷慨就義這一時期。

1895年5月日軍開始進攻台北,台灣官紳在丘逢甲等人的推動下,組成了 “永隸清朝” 的 ”台灣民主國”,抗擊日本侵略者。而在台北失陷後,台灣軍民又推舉黑旗軍首領劉永福領導全臺武裝戰鬥。在台北地區反佔領鬥爭的新竹爭奪戰中,義軍與日軍進行了大小20多次戰役,牽制日軍一個多月。台中保衛戰中被譽為 “黑虎將軍” 的楊泗洪壯烈殉國,僅彰化爭奪戰義軍就死傷2000多人。

英勇的台灣人民為保衛祖國領土,用劣勢裝備抗擊日本侵略軍近5個月,打死打傷敵軍3.2萬人。日本最精銳部隊侵臺主力軍近衛師團被殲滅近半,師團長中將能久親王、旅團長少將山根信成先後重傷斃命。

台灣軍民的武裝保臺鬥爭,開啟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先河,
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。

文化抗日
1902年,日本在 “全島平定” 後,為鞏固其殖民統治,轉而採取 “懷柔政策”。
在這一時期,台灣人民抗日鬥爭的形式多樣,內容轉向宣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,
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統治,爭取政治上的合法權益。

這期間,台灣人民繼續發動反日起義,1907年至1915年間又相繼爆發了十多起抗日起義,其中以餘清芳起義規模最大,也最為慘烈。

1915年8月,餘清芳抗日隊伍在吧哖一戰中與敵激戰數日,遭敵集體屠殺,只有200多人生還。
1930年10月,台灣山胞又發動了霧社大暴動,共殺死侵臺日軍134人,殺傷215人。

與此同時,台灣民眾的反日民主運動也蓬勃發展。
1920年前後,在東京的臺籍留學生與中國大陸及朝鮮留學生等組織 “聲應會”、“啟發會”、“新民會”,創辦了《台灣青年》雜誌月刊,積極倡導普及白話文,揭發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統治。1921年由台灣知識分子創立的 “台灣文化協會”,後來成為台灣抗日運動的主力。

台灣知識分子以筆為兵,反抗日本殖民統治。當時活躍在台灣島內的著名抗日報刊有
《新學叢志》《台灣詩薈》《黎華報》《三六九小報》《台灣戰線》等,或介紹祖國大陸的革命情況,或抨擊日當局的殖民統治,或倡導祖國的傳統文化,成為文化抗日的重要陣地。此外,《台灣通史》《台灣戰爭記》《台灣八日記》《台灣革命史》等一批史書出版,在激發臺胞的鬥爭精神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光復台灣
1937年,日本帝國主義吞併整個中國的圖謀昭然於世後,台灣同胞深深地認識到,
“台灣光復”的唯一希望在 “祖國勝利” 。因此,他們紛紛投身於祖國大陸的抗戰,八年全面抗戰期間在大陸參加抗日的臺胞就有20多萬,並成立了許多頗有影響的抗日組織。

1938年冬,“台灣義勇隊” 在大陸開始對日軍展開武力攻擊,使日軍損失慘重,為抗日復臺作出了特殊貢獻。此外,島內同胞為配合祖國抗日,想盡一切辦法牽制日軍在臺力量,
在高雄、基隆、新竹等地舉行了大規模 “反皇民化 ”示威遊行,在阿里山等地開展遊擊戰破壞日軍設施,等等。這些連綿不絕的抗日活動,有力地配合了祖國大陸的抗戰大業,最終使台灣迎來光復的一天。

1945年八月十五日,日本正式宣告無條件的投降,在台北的地方人士及大老聽到這一個消息後,在北門豎立起一個牌樓,上面寫著一幅對聯「喜離苦雨淒風景,快賭青天白日旗」,位於現在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也貼上一幅對聯「天下本是中國土,馬上恢復台灣人」,甚至在國軍來到台灣的日子時,幾乎所有的台灣人到基隆港去夾道歡迎,而國軍來到了台北,三十萬市民一起高唱歡迎國軍歌「台灣今日慶昇平,傾見青天白日清,哈哈,到處歡迎,到處歌聲,六百萬民同快樂,壺漿單食表歡迎 !」

台灣人終於擺脫了日本異族長達50年的統治,滿心期待同文同種的中國到來,對於中國有著極高的期待,於是在各地成立了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、三民主義青年團、治安服務隊等組織,配合政府的接收與地方秩序的維持,民間也有主動學習國語與懸掛國旗等情形出現,可見民間對於國民政府的期待。
國民政府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派陳儀到台北公會堂(中山堂),舉行受降典禮,台灣從此歸中國統治,而這也是台灣光復節的由來。

台灣人民50年的抗日鬥爭可歌可泣,氣壯山河,犧牲者達65萬之眾。
正像著名歷史學家戴逸指出:「台灣同胞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、爭取回歸祖國而進行的鬥爭,構成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這段歷史增添了極為
光輝的一頁。」


^ ^ 慶祝台灣光復 60 年 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ssMonki521 的頭像
    MissMonki521

    AB雙子阿姊猴的異想世界

    MissMonki5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